首頁 新聞 > 資訊 > 正文

垃圾分類不是簡單的一句話

從垃圾分類的理念到行動,不是簡單的一句話,還需要各方對癥下藥,真正讓市民們心甘情愿接受垃圾分類制度所帶來的“不方便”。

近日,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,培養(yǎng)垃圾分類的好習慣,為改善生活環(huán)境作努力,為綠色發(fā)展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作貢獻。

這不是習總書記首次就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。早在2016年12月,他就指示:“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(tǒng),形成以法治為基礎、政府推動、全民參與、城鄉(xiāng)統(tǒng)籌、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,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。”

近些年來,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切實的進展。2017年,國家發(fā)改委、住建部《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》確定46個重點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。截至目前,46個重點城市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、收集、運輸和處理設施體系建設,多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。

然而,目前“垃圾分類”工作還存在多種問題,比如“垃圾分類”尚未成為居民的普遍行動和生活習慣、垃圾準確投放率低、收運處理渠道少等。因此,未來垃圾分類工作的展開,還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對癥下藥。

作為一個長期垃圾分類工作的研究人員,我認為,要更有力地推動垃圾分類,關鍵在于解決“怎么讓市民甘愿接受垃圾分類帶來的‘不方便’”問題。在現(xiàn)階段,顯然有必要從幾個方面著手。

首先,讓市民看到身邊的改變,才有信心做分類。

很多大城市從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就開始提倡垃圾分類,但過程反反復復進展緩慢。市民印象里的垃圾分類總是雷聲大雨點小,反復次數(shù)多了更造成“狼來了”的反效果。

即使現(xiàn)在很多城市已經建立了廚余分類收集運輸處理系統(tǒng),并運行了不短的時間,但由于分類收運過程很少能被大家看見,因此很多市民還拿著老黃歷,總以為“所有垃圾是一輛車拉走的”“分了也白分”,不了解最新的垃圾收運現(xiàn)狀,也就不信任垃圾分類口號宣傳、不愿意參與。

因此,切合實際的普及性宣傳很有必要,最好是面對面地告知,讓市民了解自己身邊的垃圾分類條件,如“廚余應該單獨扔,隔天會有專車拉走”“居委會門口有個箱子可以回收過期藥品”。

先有了解、有信任,才有行動的動力。

其次,垃圾分類管理,要在“方便”與“不方便”之間找好平衡。

比起隨意丟垃圾,垃圾分類制度肯定給市民制造了一些“不方便”,可唯有這一點點“不方便”,才能讓垃圾從源頭分開。因此,怎樣讓市民甘愿接受“不方便”,是垃圾分類倡導的重點。

例如,垃圾分類投放點設置,不同城市的不同社區(qū)會有不同選擇:定時定點投放、樓層撤桶、平房區(qū)垃圾不落地等。其目標都是便于監(jiān)督、便于垃圾分類收集。這些變化多多少少會讓居民感覺“不方便”,甚至有部分社區(qū)出現(xiàn)過業(yè)主的反彈。

這就需要管理者更加細致、更加有智慧地做好設計、溝通和保障工作,既堅持垃圾分類這一原則性目標,又照顧到市民的實際需求,在“方便”與“不方便”之間找好平衡。

再次,垃圾分類要“人人動手”,不只是少數(shù)人的工作。

在今年的多檔綜藝節(jié)目里,明星體驗徒手從骯臟的混合垃圾分揀流水線中分揀垃圾,這一幕震撼了很多觀眾,讓大家意識到,自己不分類會給從事垃圾分揀的工人造成多大麻煩。

目前不少城市的垃圾分類,尤其是廚余垃圾分類,主要還是靠社區(qū)分揀員徒手操作,市民沒有被動員起來,家庭源頭分類的比例很低。雖然短時間內可以靠這些分揀員的辛苦工作分揀出一定數(shù)量的廚余垃圾,但長期來看,市民的參與率過低,垃圾分類必然難以為繼。

所以,未來的方向勢必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:“讓更多人行動起來,培養(yǎng)垃圾分類的好習慣,全社會人人動手”。

此外,急需建立有害垃圾、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收運處理渠道。

2017年3月,國家發(fā)改委、住建部發(fā)布的《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》中規(guī)定,“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”,此規(guī)定的時間節(jié)點是2020年底。

但目前46個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里,只有少數(shù)城市的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(tǒng)能順暢運行,燈管、過期藥品等常見的有害垃圾能有地方投放,而多數(shù)城市還沒能做到。

另一方面,由于資源再生行業(yè)不景氣,且各地對于市政市容、產業(yè)升級有要求,新興的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回收”企業(yè)也尚未滿足市民需求。這也造成很多城市賣廢品難,尤其是低價值可回收物大量被丟棄,影響市民垃圾分類熱情。

故而,目前急需出臺激勵政策,建立有害垃圾、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收運處理渠道。

最后,兒童垃圾分類教育不只是知識普及,更應落實到“實踐”。

“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”“小手拉大手”,長期以來我們都把垃圾分類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。而培養(yǎng)孩子的好習慣,最好的老師是生活,最有效的方式是實踐。

在目前的教育體系內,垃圾分類通常只作為“環(huán)保知識”出現(xiàn)在課堂中,而學生平常在校園生活中往往不參與垃圾分類實踐,回到家也會跟隨大人的習慣走,小手幾乎拉不動大手。

因此,垃圾分類教育不應只是空話,教育從業(yè)者有責任把垃圾分類落實到學校每一天每個人的生活中,從教師帶動學生,真正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好習慣。

總之,目前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在穩(wěn)步推進,但要想取得成效,首先就要最大化地調動每個人的熱情,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,進而從行動上真正確保垃圾分類的推進。而從理念到行動,絕不是簡單的一句話,還需要各方對癥下藥,真正讓市民們心甘情愿接受垃圾分類制度所帶來的“不方便”。

關鍵詞: 垃圾分類

最近更新

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(wǎng)站地圖 聯(lián)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18 創(chuàng)投網(wǎng) - mallikad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聯(lián)系我們:33 92 950@qq.com
豫ICP備2020035879號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