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資訊 > 研究 > 正文

壯族愛情信物趕新潮 小繡球闖出大市場

走進廣西靖西市新靖鎮(zhèn)舊州街,如同走進一座“活的壯族博物館”。這里奇峰秀美,山水如畫,民俗風情濃郁,隨處可見繡球元素。當?shù)孛癖姶┲褡宸椬诩议T口縫織繡球的場景,成為一道獨特風景。

舊州街是有名的“繡球一條街”,全街有500余戶人家,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,下至七八歲的孩童,家家戶戶都會制作繡球。

8月27日,在廣西靖西市舊州街,制作精美的繡球吸引眼球。中新社記者 黃艷梅 攝

繡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余年前,當時青銅鑄造的古兵器“飛砣”便是其雛形。到了唐宋時期,人們用棉布、麻布或絲綢模仿“飛砣”的形狀制作繡花布囊,發(fā)展成為“五色球”。

繡球成了壯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信物。20世紀60年代,電影《劉三姐》中,劉三姐在榕樹下向阿牛哥拋繡球的橋段,令廣西的繡球文化名揚四海。

“繡球大多為12瓣,每瓣皆繡上各式吉祥物。”靖西繡娘馬桂驗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,做好一個繡球并不容易,共有漿布制板、繪畫圖案、手工繡花、內(nèi)襯制作、剪裁繡片、填充縫合、組合成型、串珠流蘇裝飾等八個步驟。

馬桂驗做繡球已有近20年。她說,在當?shù)?,會做繡球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,其家婆和兩個孩子都會。通過做繡球,她實現(xiàn)“背著娃、繡著花、養(yǎng)著老、護著家”的愿望,每月收入都有3000元(人民幣,下同)以上。

8月27日,在廣西靖西市舊州街,制作精美的繡球掛飾吸引眼球。中新社記者 黃艷梅 攝

黃肖琴有著“中華巧女”稱號,今年82歲的她仍舊針線不離手,閑暇之余就坐在家門口制作繡球。數(shù)十年來,黃肖琴不斷推陳出新,在傳統(tǒng)12瓣繡球基礎上研制出30瓣繡球,并將“堆繡”工藝運用到繡球制作中,使繡球更加精美。

“85后”山東女子王秀芬因一次偶然的機緣迷上了靖西繡球,之后她當起了靖西繡球的“媒人”。2013年以來,她所在的繡蘊坊一直專注于繡球的生產(chǎn)制作、創(chuàng)新設計與銷售,并把“機械化、智能化”用在了繡球生產(chǎn)上。

“如何讓更多人接受和喜愛繡球并且將繡球技藝傳承下去,是我們努力在做的事情。我們將在‘繡’和‘個性’上鉆研,既保持原有非遺制作技藝,又在精美化、藝術化上提升繡球在裝飾、儀式和收藏方面的吸引力。”王秀芬說。

在舊州街,一個個色彩斑斕、做工精美的繡球點綴其中,民居前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繡球攤。當?shù)乩C球產(chǎn)品品類多樣,包括繡制有各種新潮字樣的定制繡球和功能性繡球,融合了時尚元素的繡球耳墜、珍珠繡球項鏈、繡球鑰匙扣、繡球掛飾等。

“我們根據(jù)年輕人的喜好,搭配國際流行色系,制作各種定制繡球,產(chǎn)品供不應求。”“80后”繡娘趙恒送說,融合現(xiàn)代美學的新式繡球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睞,一只能賣到數(shù)十元至數(shù)百元不等。

繡球是一種祝福,一種情意,也是壯族文化最美的符號。如今,舊州繡球的年產(chǎn)量達到50余萬個,銷往中國各地并遠銷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、泰國、越南等國家,銷售收入達1000余萬元。

近年來,中國民俗文化熱潮持續(xù)升溫。依托獨特的繡球文化,舊州成功申報“中國繡球之鄉(xiāng)”,并建成產(chǎn)業(yè)示范基地,打造了一系列旅游線路和產(chǎn)品,每年吸引游客超過百萬人次。(完)

關鍵詞: 壯族

最近更新

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(wǎng)站地圖 聯(lián)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創(chuàng)投網(wǎng) - www.mallikad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聯(lián)系我們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備2022009963號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