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資訊 > 洞察 > 正文

世界快資訊丨日本通脹飆升至31年新高 央行為何仍然“一意孤行”不愿加息?

財聯(lián)社9月20日訊(編輯劉蕊)自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產泡沫破滅以來,日本就進入了長達30年的通貨緊縮。然而今年全球通脹壓力之大,竟使得這個近三十年來物價不曾上漲的國度也感受到了通脹的壓力。

本周二,日本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日本通貨膨脹率升至31多年來的最高水平,日本民眾正體驗到從食品、能源到各類生活必需品的全方位漲價潮。


【資料圖】

同時,當下的情況可能也會令日本央行倍感糾結:在美聯(lián)儲正持續(xù)加速加息之際,日本央行仍然需要堅持寬松貨幣政策立場。這意味著日本民眾后續(xù)承受的通脹壓力可能進一步擴大,日元貶值的趨勢可能也難以扭轉。

日本通脹升至31年來新高

日本內務省周二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日本8月份CPI同比上漲3%,高于預期的2.9%和前值2.6%;除生鮮食品外的CPI同比上漲2.8%,同樣高于預期值2.7%和前值2.4%。這是日本自1991年以來最強勁的CPI數(shù)據(jù)。

能源和加工食品成本的飆升是日本CPI同比增長的主要原因。在剔除能源和生鮮食品后,日本的消費者價格上漲1.6%。盡管這已經(jīng)是至少2015年以來新高,但仍低于日本央行央行2%的通脹目標。

不過,物價上漲的壓力也正從能源領域擴散到更廣泛的領域。根據(jù)日本研究機構帝國征信一項調查,預計10月份全日本6532種食品的價格將上漲,相比之下,8月份這一數(shù)據(jù)為2493種,9月份預計為2424種。

日本央行預計仍將堅持維持利率不變

本周四,日本央行將公布利率政策決議。不過盡管日本通脹加速升溫,但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心恐怕仍然不會動搖。

此前多年以來,日本的物價和工資水平一直處于近乎停滯增長的狀態(tài)。日本央行多年來一直試圖通過超寬松貨幣政策來提振國內需求,從而刺激經(jīng)濟增長。而現(xiàn)在,盡管通脹的確出現(xiàn)升溫,但在日本央行看來,這主要是因能源等成本驅動,而非國內需求升溫驅動的。

日本央行堅持認為,當下的通脹只是暫時的,后續(xù)難以持續(xù)。也正因此,日本央行今年一直緊咬牙關不愿加息。

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此前就曾多次表示,日本央行將把利率維持在最低水平,直到工資穩(wěn)定增長,使通脹更加可持續(xù)為止。

黑田東彥的這一立場,也使得日本央行和其他主流央行貨幣政策的分歧日益擴大。由于全球通脹升溫,美聯(lián)儲、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預計都將在本周加息。

"目前由成本推動的通脹對消費者不利,但日本央行將繼續(xù)放松政策,希望最終轉化為正面通脹,"日本明治安田研究所分析師Yuichi Kodama表示,"在黑田東彥任期結束前,預計央行的政策都不會改變,因為這是黑田東彥真正重振通脹的最后一次重大機會"。

黑田東彥的任期將在明年4月結束。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前已經(jīng)表態(tài),支持黑田東彥繼續(xù)其政策立場。同時,日本政府還利用政府支出和價格上限等手段,控制通脹對企業(yè)和家庭的影響。

日元貶值帶來痛苦已大于好處

由于日本央行與美聯(lián)儲的政策分歧逐步擴大,日元兌美元今年已經(jīng)累計下跌了20%,創(chuàng)下24年新低,成為G10國家中表現(xiàn)最差的貨幣。

對于日本來說,日元貶值帶來的影響有利有弊。

此前日本央行一直聲稱日元貶值將帶來“凈收益”,因為日元貶值有利于促進出口。但是由于今年日元貶值幅度過大,日本國內食品、能源和其他必需品價格上漲,給企業(yè)帶來的成本壓力已經(jīng)超過了其好處。

隨著日元大幅貶值,日本企業(yè)今年的海外盈利在匯回國內時,創(chuàng)下自1954年以來的新高——但這筆意外之財仍然尚未推動工人工資出現(xiàn)強勁增長。
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近表示,日本應利用日元走軟的機會,將更多企業(yè)制造基地遷回國內,并吸引外國游客。

然而,在本月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近145日圓的關鍵心理關口時,包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在內的日本內閣大臣都加大了警告力度。

隨著日元大幅貶值,分析師紛紛上調了對日本通脹的預期。日本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(jīng)濟學家南武志(Takeshi Minami)預計,日元近期的走勢將令通脹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高位。

關鍵詞: 日本通脹

最近更新

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(wǎng)站地圖 聯(lián)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18 創(chuàng)投網(wǎng) - www.mallikad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聯(lián)系我們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備2022009963號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