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計劃 > 正文

城步壩哪部落:中國紅衣苗族的前世今生

紅網(wǎng)時刻新聞8月27日訊(通訊員 肖丁勤)這里,是一座語言孤島,居住在此的村民世代流行著一種世界上最瀕危語言,全世界會說這種語言的不足三千人,被稱為我國苗族文化研究的“活化石”。

這里,是一方世外桃源,越城嶺與雪峰山交匯于此,四周高山聳峙,雄山秀水,云海霞光,梯田古寨,竹籬木屋,宛如人間仙境;

這里,是一處民俗樂土,龍舞、山歌、油茶、蘆笙等民間習俗生生不息,二月二、三月三、六月六、九月九等傳統(tǒng)節(jié)慶流傳千年;

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
這里,是城步苗族自治縣的一處秘境,是城步苗族獨特分支———紅衣苗聚居區(qū),中國苗族壩哪文化起源地——城步壩哪部落。

苗鄉(xiāng)秘境,驚現(xiàn)中國一支紅衣苗族

從城步縣城一路往西,翻越西南屏障烏雞山,烏雞山、老龍?zhí)?、坪溪山所環(huán)抱圍裹的一片村寨,便是城步紅衣苗的唯一聚居地——長安營鎮(zhèn)新嶺村。紅衣苗說壩哪語,壩哪,即“pa na”二音的直譯,翻譯就是“我們”的意思,因其特立的語言與城步其他苗族迥異,故外界對城步紅衣苗地區(qū)稱為“壩哪部落”。

四圍高山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,高山之上矗立近百座高聳入云的風力發(fā)電機,像是裝上無數(shù)巨型電風扇。新嶺平均海拔近千米,在這里無處不是清涼世界,絲毫感覺不到山外盛夏如火。在藍天白云映照下,在大風車、梯田、吊腳樓簇擁中,壩哪部落宛如童話世界般靜謐美好。

城步壩哪部落,涵蓋長安營鎮(zhèn)上排、下排、長興三個自然村,以及老寨、六馬的部分組,外人稱這片區(qū)域為“牛石”,因山間梯田間一塊形似臥牛的巨石而得名。村口還有一株千年古杉,稱為“望鄉(xiāng)樹”,見證壩哪古今滄海桑田,見過苗人幾多別離遠行。一石一樹,石牛耕田,樹高百丈,守望著永遠的壩哪村寨。

長安營,古稱橫嶺峒,一嶺橫亙,道阻且長,一直是城步交通最閉塞、經(jīng)濟最落后的一塊區(qū)域,有城步的“西藏”之稱,千百年來人們談長安則色變。唯其偏遠,那份獨特的美麗和神奇才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。一個有著美麗自然風光、深厚文化底蘊和悠久歷史沉淀的偏遠小村,低調(diào)或許是她的曾經(jīng),但一定不會沉寂太久,她的盛世容顏遲早會在某年某月再次呈現(xiàn),讓世人目光再次為她聚焦。

城步古稱“苗疆要區(qū)”“楚南極邊”,明朝初年(1502年)朝廷在城步實行“改土歸流”,成為全國最早并入“皇土”的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。此后隨著漢人不斷涌入,苗人和漢人交往融合,“漢化”進程逐漸加快。

然而,漢人來到長安壩哪,卻被反向進化,不斷被壩哪文明同化,漢族習性被逐漸摒棄,從服飾、建筑、語言、生產(chǎn)生活上與壩哪當?shù)孛缱迦跒橐惑w,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壩哪苗族。

在千百年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,長安壩哪一些女人外嫁或男人外出入贅,城步壩哪紅苗產(chǎn)生了另外分枝,在綏寧縣黃桑鄉(xiāng)六鵝洞村的兩個組和鐵杉林村的一個組形成了一小片壩哪語族群,這片壩哪語人口為500人左右。史實證明,城步牛石壩哪是紅衣苗族發(fā)源中心,也是綏寧黃桑鄉(xiāng)壩哪人的“老屋場”。

現(xiàn)代語言學家認為,壩哪語言極其難學,難度系數(shù)不亞于世上任何一個語種。一個外來的漢人初到壩哪,聽當?shù)孛缯Z如同天書,直到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壩哪苗語,這種過程、這種磨礪、這種沉淀就是“苗化”。壩哪文化固守城步西南一隅,并擴枝散葉到綏寧縣黃桑鄉(xiāng)相鄰村組,千百年來生生不息,足見壩哪文明的頑強生命力。

如今壩哪的大姓為吳姓,卻并不是壩哪原生土著人口。據(jù)縣內(nèi)苗族學者研究,城步苗族土著姓氏主要為楊、藍、潘、李、龍、銀、江、雷、蔣、秦、石、陽、歐陽等14姓。壩哪吳姓先祖源自“江西填湖南”,500多年前自城步北境的西巖花橋遷徙至此,歷經(jīng)數(shù)十代繁衍發(fā)展而成為壩哪主體姓氏。

城步壩哪的民族生存、發(fā)展、融合,也歷經(jīng)愛恨情仇、血火爭斗、戰(zhàn)亂殺伐、自然災(zāi)害等,才形成如今壩哪獨特的語言文化、生活習俗、禮節(jié)禮儀、農(nóng)耕稻作、醫(yī)藥針灸等社會形態(tài)。小至一村,大到一國,民族融合,莫不如此。

城步籍中國當代著名苗族作家肖仁福說:苗區(qū)方寸之地的風云際會,極富傳奇地演繹出中華各民族長期以來撕裂粘合,粘合撕裂,再撕裂再粘合,最后實現(xiàn)民族大融合的痛史。痛史自然是痛苦的殘酷的無情的,可沒有這種痛苦經(jīng)歷,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,這是民族大融合的價值指歸。

這也是城步壩哪苗族歷史的生動寫照。一個部落,一個民族,一種文明,有過撕裂和粘合,有過痛史與歡樂,在歷史車輪中一路前行,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始終綻放屬于自己的美麗芬芳。

神秘壩哪語,已被列入世界上最瀕危語種

縣志記載,城步苗族分青衣苗、紅衣苗,全縣除長安壩哪部落1000余人外,其余皆是青衣苗。青衣苗族服飾尚青,紅衣苗族尚紅。在實際生活中,城步兩支苗族服飾并無區(qū)別,苗家男人大多著無領(lǐng)對襟衣或大襟左衽上衣,褲短而寬大,喜用布巾扎腰。婦女則著家織挑花裙,腰束寬扁織花帶。

語言才是紅衣苗與青衣苗最本質(zhì)區(qū)別。紅衣苗語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稀少的語種,目前僅限于城步長安營壩哪及其周邊。壩哪苗族,喝茶稱“活幾”,吃飯為“龍阿”,喝酒為“活粥”,玩耍為“更過”,山上為“石把”,河邊為“閉鳳”,玉米為“迷炮”,黃豆這“多留”,父親稱“阿牙”,母親稱“阿丫”,爺爺稱“阿恩”,媽媽稱“阿把”,妻子稱“雷瓦”,哥哥稱“阿底”……

城步壩哪部落有早上中午喝油茶習俗,壩哪油茶祛濕散寒,春止渴,夏提神,秋除瘴,冬御寒。在壩哪,油茶還有其他微妙之處。如相親油茶,女孩如果中意男孩,茶湯的咸淡就非常合適,否則就是淡如水或咸得苦。如茶湯合適并還添加了粑粑湯料,那就表示吃了茶粘了牙,十拿九穩(wěn)了。

苗族自古愛唱歌。喝油茶有油茶歌,摘茶葉有采茶歌,勞動生產(chǎn)有挖土歌,結(jié)婚有哭嫁歌,舞龍耍獅有龍燈歌,等等,可以說壩哪節(jié)慶娛樂、生老病死,山歌無處不在。唱歌也是衡量壩哪苗族女子才智賢德的重要標志。

如油茶對歌中,“黃豆打茶噴噴香,不放蔥蒜不和姜,只要你哥(妹)真心戀,不用媒人也成雙”。如遇上如此聰慧美麗的苗家妹,怎能不讓人心心戀戀呢。

壩哪部落還保留有一種最古老的山歌腔調(diào),跟城步苗族其他地區(qū)歌調(diào)有很大不同,一句唱詞中多次轉(zhuǎn)音,且有一半用鼻腔哼吟出來,感覺是以唱歌解除勞動疲乏,又像是在平靜之中悲苦訴說,唱腔婉轉(zhuǎn),清雅空靈,如泣如訴。

村里82歲的吳仲鳳老人給我們唱了一首壩哪山歌:今早出門往哪來,是誰打扮你身材,是誰打扮你身上,綾羅綢緞繡花鞋。(壩哪音為:今就車蒙往弄來,弄人打并涼身材,弄人打并涼身想,綾羅綢剁繡花鞋)

山歌記錄苗族歷史,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含量。自古以來,苗族歷史一是以山歌口耳相傳,二是以款文明確記載。上世紀80年代發(fā)掘的《金公銀猛》苗族款文,是唯一一本記載城步壩哪祖先淵源流遷、重大事件和民風民俗的珍貴資料。公,指壩哪苗族老祖公;猛,是老祖母。冠以金銀稱呼,表示尊貴尊稱。

款,是苗族村民原始組織形式,與封建社會時期保甲制度并行,維持著一個地方社會秩序和公益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《金公銀猛》詳細記載了款人開篇、三魚共頭、截魚分家事件,“三魚共頭”圖案也因此成為苗族地區(qū)標志和族徽象征;二是破房結(jié)親,將吳姓苗族中的一支遠系分出來改為石姓,組成兩個可以通婚的姓氏集團,這樣既解決了同姓不通婚,更保證了種族人口繁衍不息。

長安三萬里,我在城步壩哪等你

城步是以苗族為主體的少數(shù)民族自治縣,是湖南苗族主要聚居區(qū),長安營則以侗族居多,又被稱為侗鄉(xiāng)。在長安營侗鄉(xiāng),壩哪部落是典型的苗寨,從吊腳樓建筑風格上有明顯區(qū)分,壩哪苗族屋檐有兩層,且是紅色,而侗族只有一層屋檐,是白色。多一層屋檐更能遮風擋雨,即使得堂屋免被高山雨霧浸濕,也確保堂屋最外面的靠背長椅干爽。

這種壩哪靠背長椅,通常被外界稱為“美女靠”,人們倚靠其上喝油茶唱山歌拉家常,山歌不老,油茶飄香,鄉(xiāng)情常青,其樂融融;往外眺望,見石板小徑蜿蜒,涼亭屹立山坳,風雨橋橫臥溪澗,遠處青山黛藍如畫。“我見青山多嫵媚,料青山見我應(yīng)如是”,行走壩哪,感覺不一樣的苗族文化,也遇見另一個自己。

長安壩哪與外地苗族有太多不一樣。堂屋大門木壁不能與其他幾排木壁平行,必須退半步,稱“退堂”,意即“出門進屋要知進退、曉前后,出門要曉得回家”。

門檻中間嵌有半月銅錢,有避邪、進財之意。門楣上方左右楔入“乾、坤”兩塊木卦,乾卦三連,坤卦六斷,意即天地、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男女和諧。

大門右邊豎放一把雜柴,壩哪人每年正月初一,都要出門砍一把帶青葉的柴火進屋,柴火倒放在堂屋外側(cè),象征財?shù)?、求財、進財、生財、發(fā)財。貼春聯(lián)時,不能撕去去年春聯(lián),必須一年一年一層一層的貼上去。

行走壩哪,如同走進大美山水的戶外天堂,走進山歌動地的歌舞海洋,走進神秘新奇的民俗世界,這里也被稱為城步的“香格里拉”。位于壩哪部落的烏雞山云海、牛石梯田,更是城步旅游的兩張名片和城步苗族村寨的顏值擔當。

壩哪背倚巍峨烏雞山,銜遠山挽云霞,一年四季,一天四時,風景如畫似錦。早晚時分,云霧匯聚,時而涌流,云瀑云海,云聚云散,變幻萬千,山峰時隱時現(xiàn),如水墨山水畫卷,隨手一拍就是一張手機或電腦屏保。站立山巔,浸淫于想象馳騁的云霧里,觀看云霞或纏綿繾綣,或豪放舒卷,感悟一種云無心、心如云的意境,云海之上的烏雞山猶如太虛仙境。

與烏雞山相峙的山峰為海拔1835米的老龍?zhí)?,風力發(fā)電塔沿山脊綿延排開,天風浩蕩,葉輪在白云間轉(zhuǎn)動;山巔為數(shù)萬畝的高山臺地草原,放牧的牛羊如散落的珍珠,風吹草低現(xiàn)牛羊。山頂有三口10畝見方的水塘,相傳老龍留戀壩哪美景,每天在水塘洗澡。三口水塘如天空之鏡,映照天光云影、世事千載。

城步壩哪牛石梯田,與龍勝龍脊梯田和新化紫絹界梯田不相上下。遠眺,千級梯田從山腳盤繞著直至山頂,層層疊疊,高低錯落,祥云繚繞,氣勢恢宏。近看,古樹茂竹環(huán)繞山腳,小橋下的溪水潺潺迂回。春來,水滿田疇,如串串銀鏈繞綠野;夏至,佳禾吐翠,似排排綠浪涌碧波;金秋,稻穗沉甸,像金色旋律掛山間;隆冬,雪覆田壟,若環(huán)環(huán)白玉砌云端。

壩哪不僅風光秀美冠絕,更有民俗燦爛多彩。除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外,壩哪還有三月三、六月六、九月九,四個會(二月初二是土地會,二月十九觀音生日會、六月十九觀音修道會、九月十九觀音得道成仙會)。二月二為農(nóng)事開工節(jié),三月三為掛田青,六月六為半年節(jié),九月九為祭圣節(jié)。

此外還有農(nóng)歷十月二九古塘節(jié),這天壩哪苗族同胞相約來到村中古塘廟,敬神祭祖,講述苗族歷史,聆聽款規(guī)款約,提倡睦族友鄰。每逢節(jié)日,外嫁的女兒也要攜夫帶子趕回來與親人團聚。這天也必打糍粑,壩哪糍粑又大又圓,外裹蜂蜜黃臘(蜂蜜搖糖后所得的蜂臘,可防霉防腐),特別香甜軟糯。

長安三萬里,風從壩哪來。城步長安營鎮(zhèn)新嶺村——中國壩哪文化起源地,帶著遠古神秘氣息,在新的時代必將煥發(fā)新的生機與活力,她的神奇美麗必將驚艷世界!

朋友們,來吧,我在城步壩哪部落等你!

關(guān)鍵詞:

最近更新

關(guān)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(quán)申明 網(wǎng)站地圖 聯(lián)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創(chuàng)投網(wǎng) - www.mallikad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聯(lián)系我們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(lǐng)CP備2022009963號-3